水稻
两优8341核心经销商现场观摩会暨市场启动会成功在湖北沙洋县召开
1
育种单位
武汉大学
2
品种来源
Bph68S×R2431 两优8341系武汉大学用自主选育的,含有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的光(温)敏两用核不育系“Bph68S”,与抗稻瘟病矮秆早熟恢复系“R2431”组配而成。
3
特种特性
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,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全生育期135天,与对照丰两优四号相当。株高120.9厘米,穗长25.4厘米,每亩有效穗数18万穗,每穗总粒数160.3粒,结实率87.2%,千粒重26.9克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.2、4.4,穗瘟损失率达7级;白叶枯病5级;褐飞虱7级;感稻瘟病,中感白叶枯病,感褐飞虱;耐热性3级。米质主要指标:整精米率62.4%,长宽比3.2,垩白粒率13.3%,垩白度2.4%,胶稠度76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15.4%。
叶色浓绿,株型适中,生长势旺盛,叶鞘绿色,叶耳无色,茎秆粗壮,韧性好,剑叶直立、较长,分蘖力中等,成穗率高,穗层较整齐,稃尖无色,着粒稀,无芒,穗基部灌浆充实度好,后期不早衰,熟相好。
4
产量表现
2016年参加国稻科企联合体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试验中:平均亩产654.63千克,居第3位,比丰两优四号(CK)增产4.73%,达极显著水平,增产点比例62.5%,比组平均增产6.28%。2017年续试平均亩产645.64千克,居第5位,比丰两优四号(CK)增产5.19%,达极显著水平,增产点比例71.3%。2017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627.74千克,比丰两优四号(CK)增产7.28%,达极显著水平。
5
栽培技术要点
1、适时播种,旱育秧或湿润育秧,培育多蘖壮秧。
2、适时移栽,秧龄30天为宜,中上等肥力田块栽插规格16.7厘米×26.7厘米,中等及肥力偏下的田块适当增加密度。
3、肥水管理:每亩大田需肥总量纯氮14-18千克、磷肥40-50千克、钾肥15千克,总用量的60%做基面肥,移栽活棵后每亩追施5-8千克尿素促分蘖,孕穗至破口期每亩追施3-5千克尿素作穗粒肥。采取“浅水栽秧、寸水活棵、薄水分蘖、深水抽穗、后期干干湿湿”的灌溉方式,每亩达18万苗时及时排水晒田控苗。
4、病虫防治: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。
6
两优8341大田表现(沙洋现场会)














7
两优8341大田图片












- 上一个:科两优0986